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

《Sat.祕密基地》春季號 內容搶先看!

走著走著,就來到了第三期,在習以為常的忙碌中,有多少東西正在慢慢流失?也許是熱情、也許是愛情、也許是溫水煮青蛙的非民主政權……。兩個月的籌備期,不長也不短,我們所分享的內容,是形式上的呈現,希望透過本期〈理想中的大人模樣〉,可以讓讀者們進而反思:什麼是你想成為的大人?又該為這樣的大人,有哪些具體的行動?

即日至5/1,我們將陸續於blog及臉書粉絲頁上,分享雜誌內容給喜愛小步生活的讀者們!未來,仍請各位多多指教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特別收錄
4/21關於運動,我想說的事……

理想中的大人模樣
4/22走過創業幾里路
4/22可可猴與她的歡樂果園
4/23可愛雜貨中實踐理想──兔魚雜貨
4/23帶著糖上山下海──歡樂棉花糖車
4/24那些我在學校缺席的日子──在家教育的理想與實踐

五位素人的理想宣言
4/24收藏,心
4/25苦盡,甘就來了
4/25優雅的划行──Rita&Duck Pub
4/26浪人呂帥鋒──忍別人所不能忍
4/27在勞動中想家──我與印尼朋友們的在台見聞

專欄
4/28步可思議:理想的大人模樣──敬東海哲學系及社科院的師長,及台灣的未來
4/28步步為影:真實
4/29小步吾曲:一尾台灣土產──拍謝少年
4/29小步食代:巷弄裡的溫情加油站──馬妞鬆餅

思啥咪計畫
4/30小步轉大人

5/1Sat.祕密基地》春季號 電子書出版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懸而未決──理想,在路上。

文/鄭郁芬 
三月開始為第三期的內容做準備,編輯群擬定欲採訪的對象,我卻開始躊躇自己理想中的大人模樣。訪綱擬了又改,終於在即將開幕的「代謝俱楽部」塵埃落定:「回到家鄉工作,擁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。」滿心期待與把握地送出邀請訊息,可惜在對方多方因素的考量下,被委婉拒絕,最後他們送給我一句話:「希望平面媒體的力量可以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。」

在《Sat.祕密基地》尚未成形前,與秀琴老師在高雄有一次難忘的小聚。秀琴老師是我大一修習社會學的老師、大二參與社會議題競賽的指導老師、大三協辦報物(註一)的受訪者、大四創辦《Sat.祕密基地》的專欄作家。四年來,老師不間斷地鼓勵學生不要對社會冷漠、找尋自己存在這世上的價值。她在那次小聚和我介紹了一位朋友,原本也是她打算寫入創刊號的故事:

老師在我大三時,選擇離開校園,轉而投入壽險公司任職。適應新的職場環境與企業文化,同時,面對客戶各式各樣的背景,提供貼身的服務、汲取或與對方創造新的故事。

設計師A,自學服裝設計,是老師的客戶之一。老師很喜歡她設計的服裝,她為老師的青睞,回以一批衣服的專程,讓老師帶走這批衣服回家慢慢挑揀。老師卻在歸還前,發現少了一件衣服,而她竟怎麼也找不著衣服的蹤影。

老師帶著中意的服裝赴約,滿是不安與抱歉,說明自己會再仔細想想衣服的下落、努力找找看,對方表示不介意、聊表安慰,並按服裝的原定價格和老師收費;失序般的低落湧上心頭,老師不是為了金錢多寡而斤斤計較的人,而是為對方不能夠理解自己的用心而心寒。她著急地問了自己又問我:「我是不是看錯人了?」我能明白信任瞬間瓦解,而後產生的抑鬱與自責,但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,真的不知道。

幾天後,設計師A送來一張卡片與一件衣服,我不太記得中間的細節與轉折經過,只記得老師說她為此赫然明白:「那是設計師對自己作品堅持的態度。」而這份理解源自她不停地向內探尋:為什麼她願意為了這位年輕人的夢想,竭盡給予能夠給予的資源、為對方不如預期的反應如此在意和焦急?她與丈夫長談,連帶勾起多年前的回憶,她在那個老掉牙的作文題目──我的志願,寫下自己對於長大後的想像:成為一位服裝設計師。

我笑了,又哭了。老師也是,我們又笑又哭,欲言又止。

飯後,老師帶我到她上班的大樓,從十五樓高的辦公大廈往下眺望,時近傍晚,車水馬龍、華燈初閃,如鎂光燈般閃爍,城市在虛與實間搖晃。駐足這面窗牆的人們,都在想些什麼呢?我看見自己傾斜的倒影,驚醒,回神;再看看老師,

……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」,猶言在耳。

四前來,遠遠關心、遠遠分享。








註一:報物創辦人──陳湘綺,為人人攝影編輯,日出號《捌零》在記錄我輩(八零出頭的學子)與前、後兩個世代的對話。《捌零》內採訪徐秀琴老師的同學為程佳德,團隊另有文編顏珮芹、美編王藝蓉,總共五位同學共同組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