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擦喀擦──相館百態人生
文/王譯慧
攝/陳佳柔
看著牆壁上的攝影照片,就可以嗅到泛黃的記憶,悠遠而綿長地繚繞在小房子裡。一聲又一聲的「鈴~鈴~」清脆又親切地叫喚主人;當客人來時,古早式圓柱椅早已備齊;想吃點甜食,櫃檯精緻糖果盒裡的寶物任君取用;當照片沖洗好時,放入一張張小紙袋裡,幸福的厚實感不言而喻。
徐銘爺爺與攝影機合照。 |
農家子弟,徐銘爺爺的攝影旅程
徐銘爺爺,現年已八十幾歲。家中務農,為家中長子,從小學習力強又好學,雖然成績名列前茅但常被同學笑:「有什麼用!長大之後還不是要去牽牛!」後來因緣際會下,透過親戚的贊助開始學習攝影。
年輕時,爺爺在一間材料行(也是一間相館)裡打工,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的他,除了習得修底片的技術,更讓顧客專一於他,因而累積了不少自己的客源。大約十八、十九歲時,爺爺與朋友合開了一間相館,卻在爺爺收到兵單後,收起來不做了。目前這家店,爺爺說,當時的榮景雖已不復見,但還是有客人三代都來這家相館拍。徐爺爺的三兒子說:「我爸爸年輕的時候很拚啊!窮啊!他每天睡不到三小時,隔壁人家都在睡覺了,他才正要洗澡。」這一份堅持與努力,讓相館不再只是相館,而是與客人情感交織的起點。
徐銘爺爺年輕時修底片的毛筆、鉛筆、刮刀。 |
相館記憶的傳承,攝影情感的延續
徐銘爺爺的大兒子從小學習能力就好,但後來因父親身體開始走下坡,於是他開始學修底片和攝影,替父親分擔工作。本身就有天賦加上肯努力學習,後來他也在屏東的林森路上開一家分店,經營自己的事業。目前中華路的這間相館,主要是由排行老三的兒子(徐堯仁先生)經營。徐爺爺的功夫傳給了兩位兒子,而攝影的精神與人情味,也藉由代代相傳的薪火,得以傳承。
時代轉換下的古老相館,尚存的傳統式布景
問起徐堯仁叔叔關於店內的攝影設備,他揮揮手,不好意思地說:「也沒什麼啦!就這樣而已。你們太晚來了,不然就可以看到手動式的底片相機。」
他感慨地道出科技進步、攝影器材發達的時代變遷對這間相館的影響。現代數位單眼相機取代了傳統式的底片相機;修圖軟體Photoshop更替了傳統式修底片的毛筆、鉛筆、刮刀。現在店內最獨特的莫過於傳統式布景,一共有八到十種,顏色、樣式別具風格,有清新素雅的花;奇幻不可思議的香菇;如童話故事般的小鹿,還有較為莊嚴靜謐的家居環境布景。
一共有八到十種背景。 |
相館裡的百態人生,六十年的記憶軌道。
現代多數相館已失去的人情味,在這個地方卻總是散不去。在這裡拍照,或許還能聽聞六十幾年前的時代故事,以及老一輩的人以前的生活方式,當然也有他們對各種事物的價值觀。
看盡人生百態的攝影師,總在攝影時與自我、客人們對話,找尋著一些情感的連繫。徐爺爺的謙卑、溫和、包容,以及認真堅持;徐叔叔的熱情、大方,以及真誠地分享,都讓這間小小的照相館散發著一圈圈如夕陽般,愜意暖和的氛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店家資訊
國家黑白/彩色藝術照相館
(08)7323350
屏東市中華路三十七號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