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
隱藏在都市裡的桃花源──崇蘭456藝術巷弄

文、攝/李昀珊

走進博愛路456巷宛如走進了一個隱身在都市中的桃花源,牆上繽紛的藝術彩繪讓人想一探究竟,寧靜的街道裡,老人家坐在古厝前閒聊著,幾隻貓慵懶地躺在家前、走在圍牆上,這個小小的巷弄卻串起了許多崇蘭社區背後重要的記憶。

在崇蘭社區中的蕭氏家族,在清代時非常活躍,早期時常參與地方事務,例如:修建家廟、推廣教育,蕭家也因此出了九名秀才,直至日治時期對台灣的文教方面依然有很大的貢獻,到了台灣光復後才逐漸隱沒。在城市快速的發展下,崇蘭社區以往的興盛逐漸被人遺忘;近來,在崇蘭社區發展協會與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推動下,蕭氏家廟得以重新整修:「456巷」巷弄裡的夯土瓦牆畫上了大朵大朵的朱槿,更請來在地的藝術工作者──曹陽、陳林莉、陳美玲等等藝術家,在牆上畫下屬於崇蘭社區居民的共同記憶,像是「水牛」;詩詞文句也躍上牆面,讓巷弄充滿文學與藝術的氣息。

日治時期的國語研習所「課餘軒」,變成今日的「阿緱地方文化館」,館內時常有不同的展覽;而崇蘭派出所搬遷之後,原本的建築變成了「蘭陵學堂」,成為社區的學習中心。456藝術巷弄連結起社區學習中心、文化館與古蹟,是一個讓老舊社區活化新生的重要巷道;儘管崇蘭456藝術巷弄的美麗尚未廣為人知,但基金會董事長表示,他並不想將這裡變成觀光勝地,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,這是一個藝術與教育並存的場域,現在的氛圍就是他最喜歡的樣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